央廣網北京10月9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8日結束,累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24億人次,創歷史新高,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客運量均實現同比增長,流動的中國展現出繁榮發展的活力。
10月1日至8日,累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24.32億人次,日均3.04億人次,同比增長6.2%。創歷史新高的數據背后是綜合立體運輸網絡提供的堅強支撐。
旅客高女士:一開始我在網上沒買到票,后來看到國鐵鄭州局加開了到上海這些熱門方向的臨客列車,我就直接到火車站的窗口來試一下,沒想到在現場還真的買到了,感覺這樣臨時加開的列車還是挺方便的。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鐵路旅客發送量連續四天突破1800萬人次。假期前剛開通的沈白高鐵、襄荊高鐵在東北、華中地區形成了多條旅游環線,沿線旅游出現井噴式增長。
吉林白山某旅游度假區工作人員夏玉林:過去游客大多數是乘坐飛機而來,客群以華東、華南為主,高鐵開通后,來了大量北京、沈陽、大連的度假客人。同時,隨著G331的開通,今年自駕游的客人也明顯增加,線路的開通也將帶動景區從“一季火”向“四季游”轉變。
“十四五”以來,我國基本貫通了“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連接了全國超過80%的縣級行政區,服務全國90%左右的經濟和人口總量,為民眾“說走就走”的旅行帶來底氣。
這個假期,22.4億人次選擇公路出行,其中自駕出行比例高達八成,租車出行同比增長18%,成為假日經濟新的增長點。在廣東順德,不少游客駕車來到傳統村落,體驗地道的龍舟民俗文化。
游客李天香:我來到這個小村落里,感覺好像融入到了這個地方的生活中。
游客程琳:我覺得這里的氛圍挺不錯,這里的人和故事很有底蘊和歷史年代感。
這個假期,民航預計累計運輸旅客1917萬人次,日均國際客運航班量同比增長10.6%。新開復航的多條國際航線開啟中國與世界的雙向奔赴,一張世界最大的現代化交通網繪就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中國。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