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青陽縣堅持把建強村級干部隊伍作為抓基層、打基礎的關鍵之舉,在“隊伍結構優化、能力素質提升、激勵保障強化”三方面精準發力,著力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村級“頭雁”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聚焦結構優化,拓寬源頭“蓄活水”。嚴把入口“選賢能”。堅持政治標準首位,突出“雙好雙強”,打破地域、身份界限,拓寬選人視野。通過政策吸引、鄉情感召,重點從致富能手、返鄉創業大學生、退役軍人、優秀村級后備力量中選拔人才進入村“兩委”班子。聯合紀檢、政法等部門嚴格聯審把關。梯次儲備“強根基”。實施村級后備力量動態儲備,按照每村不少于2名標準,建立村級后備人才庫。重點從本土青年農民、返鄉創業青年、退伍軍人、致富能手等群體中遴選“好苗子”,安排村級后備力量參與村級事務管理、跟班學習,提前壓擔鍛煉。目前,共動態儲備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260名。動態管理“激活力”。建立村干部履職情況定期分析研判和“能上能下”的動態調整機制。對不勝任、不盡職的村干部及時調整,對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村級后備力量大膽使用。2024年以來,從后備隊伍中發現并使用4名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主持村級工作,隊伍始終保持蓬勃生機。
聚焦能力提升,精耕細作“壯筋骨”。精準培訓“強內功”。構建“縣級示范培訓、鄉鎮兜底輪訓、村級實踐鍛煉”三級培訓體系。依托縣委黨校、鄉村干部實訓基地等主陣地,緊扣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產業發展、法律法規等核心能力短板,量身定制課程。創新“點單式”教學,邀請農技專家、優秀村書記、“田秀才”授課。去年以來,舉辦村黨組織書記、基層黨務工作者進修班暨村干部示范培訓班等專題培訓班2期,覆蓋350余人次。實戰練兵“長才干”。大力推行“導師幫帶制”,安排現任村黨組織書記、經驗豐富的離任村黨組織書記與年輕村干部、村級后備力量“一對一”結對。搭建“擂臺比武”平臺,圍繞黨建引領、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信訪化解等主題,組織村黨組織書記同臺“曬績打擂”,亮思路、比成效、促提升。今年組織7名村黨組織書記赴浙江麗水參加跟班實訓,學習“千萬工程”經驗、農旅融合路徑。一線淬煉“提本領”。將重點項目攻堅、矛盾調處一線、鄉村振興主戰場作為實踐課堂。安排村干部領辦或協辦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參與重大矛盾糾紛調解、負責人居環境整治片區包保。青陽縣陵陽鎮推行“1+9”一線天工作制度,要求鎮村干部常態化走訪入戶,在服務群眾最前沿錘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聚焦激勵保障,嚴管厚愛“添動能”。強化政治激勵“拓通道”。加大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鄉鎮領導干部、考錄鄉鎮公務員、招聘事業編制人員力度。暢通晉升渠道,對實績突出、符合條件的優秀村干部,優先推薦為各級“兩代表一委員”。健全待遇保障“暖人心”。制定《青陽縣激勵村干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暫行辦法》,對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成效顯著的村干部按比例給予獎勵,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動力。全面落實離任村干部生活補助,建立常態化走訪慰問機制。全面落實全縣110名村黨組織書記縣級管理備案制度,建立村黨組織書記檔案。結合村“兩委”班子屆中分析,對村黨組織書記履職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通過獎勵先進、鞭策后進,有效激發村干部真抓實干精氣神,助力鄉村振興。突出嚴管厚愛“樹導向”。完善村干部考核機制,考核結果與績效報酬、評優評先直接掛鉤。強化日常監督管理,規范落實“四議兩公開”、小微權力清單等制度。建立常態化談心談話機制,及時掌握思想動態,幫助解決實際困難。選樹宣傳“擔當作為好支書”等先進典型,營造比學趕超、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劉欣源)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