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山市徽州區緊密圍繞新時代黨員教育管理新要求,立足本土文化特色,以徽州故事為鮮活教材,創新形式、豐富載體,推動黨員教育從“單向灌輸”向“情感共鳴”轉變,讓徽州故事的“好聲音”浸潤黨員心田,切實增強黨員教育感染力與實效性。
整合本土陣地資源,搭建黨員教育“大平臺”。實施百家站點聯建計劃,分批次將條件成熟的村(社區)、小區(網格)黨群服務中心,家庭農場,“小哥驛站”“司機之家”及產業鏈工作室等納入黨員教育“百家微站點”,讓黨員在家門口就能參與組織生活。依托地方歷史文化、史實資料,精心打造廉政文化基地、紅色歷史館、鄉村記憶館等特色主題教育示范點10個,配齊多媒體設備和功能室,規范管理制度,深化黨員“沉浸式”教育體驗感。圍繞和美鄉村建設成果,設立鄉村振興示范點,精心設計“踏‘青綠’沃野,印赤心興鄉”現場教學線路2條,串聯現實版綠野仙蹤西溪南、徽茶歷史文化展示、康養旅居示范等元素,盤活鄉村“原生態”資源,以“身邊物”增強黨員教育親切感。
育強本土師資隊伍,激發黨員教育“源動力”。建立鄉土人才師資庫,通過鄉鎮黨委推薦、組織部門把關、公安等部門聯審的方式,吸納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致富帶頭人等組成“徽州榜樣團”,結合“黨課開講啦”活動,以身邊人講身邊事的方式,融入徽州本土奮進故事與發展歷程,提升課堂感染力。制定榜樣團講師培育方案,劃分基層黨組織書記、“五老”代表、基層治理能手、新興領域代表等7大類別,以老帶青組團,搭建梯隊培養模式,形成人人都能講黨課、講好黨課的良好氛圍。構建榜樣團講師評價體系,以“團組意見+學員反饋+組織評定”的模式對講師行進季度、年度評價,側重提出改進意見,幫助講師積累經驗,提升教學水平。對評價優秀的講師優先推薦到上級師資庫,讓徽州故事唱響、徽州文化擦亮、徽州精神遠揚。
打造多元課程體系,提升黨員教育“多樣性”。打破傳統培訓模式,開發《徽州紅色記憶》等本土課程,配套編寫鄉土教材,開展“行走中的黨課”系列活動,讓黨員在重走紅軍路中聆聽徽州故事,感悟先輩精神。將傳統教育“思政課”融入光影教學,以徽州故事為生動素材,攝制《紅星照耀新徽州》《打不死的劉奎》《東進序曲》等紅色教育專題片;以程振翠烈士為原型,編導舞臺劇《信仰之花》、錄制微黨課《新生》,強化黨員教育多樣性和吸引力。創新沙龍交流、“擂臺比武”等教學形式,圍繞徽州古村落保護與鄉村旅游發展等話題,拓展黨員思維,增強黨員參與度,提升黨員教育實效性。今年以來,共依托黨員教育培訓班舉辦鄉村推介座談交流、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15場次,讓徽州故事為鄉村振興蓄力賦能。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