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銅陵市義安區始終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作為貫穿基層治理的主線,以“微”破題、以“治”提效,通過完善機制、建強隊伍、搭建平臺,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實現基層治理從“管得住”向“治得好”的跨越。
建立“微機制”,健全基層治理共治體系。織密組織網絡。健全完善“社區黨委+小區(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組織體系,將轄區內小區劃分為116個居民網格,成立網格黨支部116個,實現基層網格化管理全覆蓋。建立黨建聯建機制。建立以社區黨組織為主體,駐區單位、行業和新興領域黨組織共同參與的黨建聯建工作機制,推動58家機關企事業單位120個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深入社區開展常規聯建、“雙報到”等工作,通過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同辦,引導共建單位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建立聯動聯辦機制。建立黨建聯建矛盾糾紛聯席會議制度,每月定期召開群眾懇談會,詳細記錄并梳理居民反映的問題,集中協調處置鄰里糾紛、違章搭建等事項。
凝聚“微力量”,打造基層治理硬核隊伍。育強“骨干力量”。立足優化社區“兩委”班子結構、配強干部隊伍,采取“區聘、鎮管、社區用”的辦法,選優配齊社區工作者186人。加大社區工作者教育培訓力度,今年以來,開展專題培訓3期,培訓社區工作者80余人次。組建“先鋒隊伍”。深化“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推動全區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1800余名黨員干部進社區、進網格,根據在職黨員部門職能和個人特點,承擔政策宣傳、矛盾調解等職能,切實為社區辦實事、解難題。做好“志愿服務”。發動多方力量參與社區治理,組建“巾幗”“五老”“紅騎手”等多個黨員志愿服務隊伍,通過調解矛盾、宣講教育、志愿服務等方式,鼓勵黨員參與社區基層治理、文明創建、健康知識宣傳等工作,變服務對象為工作力量。截至目前,累計開展文明創建、垃圾分類等志愿服務活動530余次,解決各項問題310余個。
搭建“微平臺”,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加強網格陣地建設。建成集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老年活動中心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黨群驛站,充分發揮黨群服務中心學習、宣傳、培訓、服務四大功能,實現服務資源與群眾需求無縫對接。用好網絡平臺。依托“民呼我應”等線上平臺,探索實行“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定期曬單”的“四單”服務體系,實時在線受理居民訴求,實現了居民需求與服務供給的高效、精準匹配,為轄區居民群眾提供精細化優質化服務。推出“微心愿”服務機制。組織開展一批“微心愿”“微公益”“微民生”活動。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和專職網格員日常走訪,重點收集掌握“一老一小”“一困一殘”等特殊群體需求,根據居民實際需求,發布“微心愿”338條,幫助解決實際問題230余個。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