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人民至上,民生為大。“堅持人民至上”作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六條原則”之一,傳遞了深厚的人民情懷,貫穿了鮮明的人民立場,宣示了不變的執政理念,必將激發億萬人民萬眾一心、團結奮斗的豪情壯志,凝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最深刻的變化在于人,最根本的利益歸于人,最強大的動力源于人。 “十四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期待,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在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必須堅持一切了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中國式現代化擁有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恪守“發展為了人民”。為了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意義。 “十四五”交出的民生答卷既有厚度更有溫度,老百姓笑容更多、心里更暖。面向“十五五”,更要始終堅持民生為大、民生為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過程中始終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把老百姓身邊的大事小情解決好,在高質量發展中筑牢民生根基,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堅持“發展依靠人民”。依靠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動力。“十四五”時期,從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到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從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到推進科技體制改革、讓有真才實學的科技人員英雄有用武之地……一批批改革舉措有效激發了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的智慧和力量。步入“十五五”,我們要始終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進一步破除制約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的體制機制障礙,讓社會創新活力競相迸發、人民聰明才智充分涌流。
推動“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邁向“十五五”,要始終堅持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增強社會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擴大基礎民生服務普惠性,提升多樣化社會服務可及性,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把共富路蹚寬蹚實,在“十四五”的基礎上不斷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發展之路永無止境,奮斗步伐永不停歇。“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又將起航。在前進道路上,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為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奮斗,定能把人民群眾中蘊藏的無窮智慧和力量充分激發出來、調動起來,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