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當夜色籠罩城市,合肥的青年夜校燈火通明、人聲鼎沸。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白天上班、夜間學藝”,這種“充電式休閑”的興起,不僅是青年生活方式的多樣化,更是城市與青年共生共榮的表現。
青年夜校的走紅,是因為當代青年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作為35周歲以下青年占比超50%的合肥,近年新增百萬大學生落戶,年輕群體面臨社交圈狹窄、技能升級迫切等問題。夜校恰好搭建起解決方案,對初入職場者,這里是打破“下班躺平”的社交場,以共同興趣集結起同路人;對職場中堅,AI、直播等課程成為增長技能的課堂;對創業者,與創業結合的定制內容則他們提供了資源對接的窗口。這種“技能+興趣+社交”的模式,讓年輕人在休閑中收獲成長,在學習中掌握其他技能。
從深層處看,夜校根據城市發展的需求應運而生。它不是簡單的興趣課堂,而是將青年成長與產業升級相綁定。瑤海區服裝基地的夜校開設原創設計、電商直播等課程,為傳統產業轉型培育人才;長租公寓的夜校聯合政企,通過聚焦職業發展痛點,打造新型成長樣本……青年在夜校學習的技能,將轉化為創業創新的動力,有人用拍攝技巧拓展訂單,有人靠手工技藝打開市場,每個青年的突破終將匯成城市發展的“源頭活水”。
同時,要讓夜校熱度持續,需在精準與長效上發力。不光要避免課程同質化,根據不同年齡段需求分層設計;更要深化政企社協同合作,整合資源提升課程質量與實用性。合肥的實踐證明,當夜校對接青年所需與城市所向,便能成為連接二者的紐帶。
青年夜校的燈火,照亮的不僅是年輕人的成長路,更是城市的未來發展。這種青年受益、城市賦能的雙向選擇,正是對“青春之城”最有力的詮釋。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