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建黨基地、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大別山地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為人民的解放、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形成了彪炳史冊的大別山精神。大別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賡續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新征程上,要讓大別山精神煥發時代光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貢獻。
大別山精神內涵豐富,其基本要旨是:堅守信念、對黨忠誠;胸懷全局、甘于奉獻;軍民同心、團結奮斗;不畏艱苦、勇當先鋒。
永葆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大別山根據地創建時期,許多革命先烈面對敵人的殘酷鎮壓無所畏懼,大義凜然,矢志不渝,初心不改,使紅旗在大別山區高高飄揚。弘揚大別山精神,要堅守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從黨的輝煌成就、艱辛歷程、歷史經驗、優良傳統中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道理,深刻領悟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歷史必然性,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創新理論的真理性,深刻領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性,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堅信我們黨一定能夠團結帶領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無愧新時代的歷史功績。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大別山區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在蘇家埠戰役期間呈現出兩萬多紅軍作戰、兩萬多群眾支援的人民戰爭的壯闊場面。弘揚大別山精神,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人民至上,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要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實際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堅持萬眾一心、團結奮斗。團結才能勝利,奮斗才會成功。能團結奮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團結奮斗的政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歷史告訴我們,團結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保證。大別山黨和軍民團結一致、萬眾一心,凝聚起人民戰爭的磅礴偉力,這是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的關鍵所在。弘揚大別山精神,要切實增強團結奮斗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全力辦好自己的事,不懈奮斗、永遠奮斗,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做到爭先進位、勇當先鋒。爭先進位,是一種精氣神,是一種實干勁;勇當先鋒是大別山精神的革命品質。在中國革命最緊要的關頭,大別山人民克服種種艱難險阻,敢打敢沖,勇挑重擔,經常處在交戰的最前沿,發揮著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從大別山區出發的紅二十五軍是幾支長征隊伍中最先到達陜北的一支工農紅軍,被譽為“長征先鋒”。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弘揚大別山精神,必須切實增強“慢進是退、不進更是退”的緊迫感,不斷提高自身標準,敢于同先進比高下,敢于同自己過不去,把勇創佳績作為工作的落腳點,爭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排頭兵,以銳意進取的意識,以高昂的工作熱情、認真的工作態度、扎實的工作作風推進各項工作取得實效,為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胡遵遠
(作者系安徽金寨干部學院副院長)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