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闡明了“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黨校初心,深刻揭示了黨校辦學治校的本和源、根和魂,深刻回答了黨校是什么、黨校要干什么的根本問題,把我們黨對黨校工作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是指引新時代黨校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獻,為我們做好新時代黨校工作,指明了方向路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們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校工作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2015年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始終把黨校姓黨作為立校辦學之本,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政治站位,自覺把黨校工作放到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和黨的建設全局中來精準定位、科學謀劃,找準黨校工作與黨的中心任務的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揚優勢,奮力推動新時代黨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為黨育才的重要論述,努力為打造高素質干部隊伍作出新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黨育才,是黨校的獨特價值所在”,在“培養造就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執政骨干隊伍”方面,黨校“責任重大、責無旁貸”,強調黨校要“做好新時代的傳道、授業、解惑工作,傳好馬克思主義真理之道,授好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之業,解好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所遇之惑”,做到“黨需要什么樣的干部,黨校就培養什么樣的干部”。這些重要論述,再次重申了黨校作為干部教育培訓主陣地的作用,深刻闡明了為黨育什么樣的才、如何為黨育好才等重大問題。我們要堅持教學第一,集中資源力量抓好黨的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和專業化能力培訓,真正把黨校打造成領導干部掌握看家本領、提高黨性修養、弘揚優良作風、增強履職本領的重要基地。
推動理論教育更加深入人心。黨校是推動黨員干部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升理論素養的地方,要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培訓,幫助學員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到手、學到家。加強理論教育,第一位的就是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促進學員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全面系統講,突出有主線、有特色、有邏輯,精心打造涵蓋理論淵源、科學內涵、黨性要求、地方實踐的“貫通式”課程體系,真正把徹底的理論講徹底,把鮮活的理論講鮮活。及時跟進講,結合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培訓,跟進梳理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修改完善教學大綱,推動學員學習跟進、認識跟進、行動跟進。特別是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要立足黨校理論培訓獨特優勢,發揮當先鋒、打頭陣作用,助推主題教育取得好的效果。聯系實際講,注重回答普遍關注的問題,注重解答學員思想上的疙瘩,引導學員自覺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分析形勢、研究問題、推動工作。
推動黨性教育更加觸及靈魂。黨校是領導干部錘煉黨性的“大熔爐”,必須深入研究黨性教育內在規律,在推動黨性教育入腦入心、刻骨銘心上下更大功夫。增強針對性,在堅持和完善“黨史尋源—信念鑄魂—品德育人—黨章固本—黨紀守戒”黨性錘煉流程基礎上,深刻分析不同類別、不同層次、不同崗位干部的黨性養成特點,因材施教、精準培訓。增強感染力,綜合運用情景式、體驗式、沉浸式教學等方式,用好黨性教育基地,引導干部自覺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增強嚴肅性,把嚴格學員管理作為黨性教育的重要內容,提高黨性分析在學員考核評價中的權重,探索全周期全鏈條黨性教育模式,真正使學員在黨校學習的過程成為檢視黨性狀況、錘煉黨性修養的過程。
推動能力培訓更加貼近實戰。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職責使命,領導干部必須全面增強各方面本領。黨校要緊緊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緊密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組織開展務實管用的專業化能力培訓,幫助學員彌補知識缺陷、能力短板、經驗弱項。明確“講什么”,圍繞現代化建設生動實踐,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群眾、防范化解風險、全面從嚴治黨等,科學精準設計專題班次和課程。明確“由誰講”,創新“學界講理論、政界講政策、業界講實踐”教學模式,讓干過的人講干過的事、專業的人講專業的事。明確“怎么講”,建好用好案例庫和實踐教學專題,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教學,著力提升領導干部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能力本領。
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為黨獻策的重要論述,努力在科研咨政上展現新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校作為黨的思想理論戰線的重要方面軍,承擔著為黨獻策的重要職責”,強調要“做好理論研究、對策研究這個探索規律、經世致用的大學問,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為黨和政府建言獻策等方面推出高質量成果”。這一重大要求,與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強調黨校“不能坐而論道”的重要要求,一脈相承、一以貫之,都是要求黨校必須緊扣改革發展穩定和黨的建設存在的現實問題,開展深入研究,真正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大謀略”“大計策”。我們要按照“黨需要研究解決什么重大問題,黨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獻策”的重要要求,在理論前沿勇于開拓,對重大問題敢于攻堅,以更多高質量成果彰顯“獨特價值”。
在理論研究上彰顯更大擔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就要求理論研究闡釋必須在體系化、學理化上下功夫,不斷拓展深度和廣度。堅持全面系統研究,壓緊壓實校委、教研部、黨校教師和智庫“四方責任”,發揮好“馬”字號和“黨”字號的學科優勢、學術優勢,加強對“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的整體性、貫通式研究。堅持重大項目引領,突出抓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等重大研究項目。堅持研究與普及并重,積極辦好研討會等活動,切實提高黨校在研究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方面的影響力。
在對策研究上實現更大作為。加強重大現實問題研究是黨校為黨獻策的重要內容。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聚焦黨之所需、政之所向、民之所盼,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共同富裕、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等重大部署,積極開展前瞻性、政策性、應用性研究,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積極推進智庫建設,加強同黨委和政府溝通銜接,健全與部門聯合攻關機制,積極出主意、建諍言、獻良策,為黨委和政府決策提供及時有力的智力支撐。大興調查研究,把搞好調查研究作為開展對策研究的基礎,推動黨校教研人員走出教室“小課堂”,走進社會“大課堂”,多開展有深度、有實效的調研,做到摸清情況、找準問題、提實對策。
在引導社會思潮上發出更大聲音。黨校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前沿陣地,必須要積極作為、守土盡責,當好黨的創新理論的積極宣講者、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堅定維護者、用黨的意識形態引導社會思潮的可靠排頭兵。用好社會陣地,擦亮宣講品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基層、深入人心。用好網絡陣地,打造更多展示思想力量、理論魅力的“微黨課”“公開課”,組織更多黨校教師走進電視畫面、網絡空間,積極發聲、正確發聲,有針對性地批駁各種歪理邪說,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用好對外陣地,高標準辦好涉外交流活動,組織開發“英文宣講二十大”等系列視頻課程,講好中國故事。
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從嚴治校、質量立校的重要論述,努力推動辦學治校邁上新臺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守黨校初心,就必須始終堅持從嚴治校、質量立校”,并明確要求黨校在辦學治校上必須要“遵循最嚴格的政治標準、學術標準、教學標準、管理標準”,發揮“不正之風‘凈化器’、黨性鍛煉‘大熔爐’、全面從嚴治黨‘風向標’的作用”。這些重大要求,把從嚴治校和質量立校辯證統一起來,既深刻揭示了黨校辦學治校的規律,又鮮明指出了推動黨校事業發展的方針,為如何堅守黨校初心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抓手。我們要把嚴的要求和質的提升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為黨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持續深化人才強校。在黨校所有財富中,教師和其他各類人才是最寶貴的財富;在黨校所有資源中,優秀教師和優秀人才是最急需的資源。突出人才規劃引領,加強引育管用,全面提升師資隊伍質量。堅持寬視野引進人才,分析人才結構短板,列出急需人才目錄,制定梯次引進計劃,通過柔性引進方式,選聘一批政治素質過硬、理論水平較高的名師大家、學術領軍人才,加快補齊高端教學科研人才短板。堅持全方位鍛造人才,實施教育者先受教育行動,推動黨校教研人員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完善青年教師“筑基”、骨干教師“培優”、高端人才“名師”的培養鏈條,通過優秀教師傳幫帶、參與教學科研實踐、開展掛職鍛煉、鼓勵進修等多種方式,全面提升黨校教研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學術水平。堅持大力度激勵人才,探索創新“兩個不同于”黨校教師管理體系,健全以質量為導向的考評機制,全面調動黨校教研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持續抓好質量提升。質量立校是黨校辦學治校的生命工程,質量興則黨校興,質量強則黨校強。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完善“集體備課、團隊磨課、學員評課”制度,加強教學質量評估督導,進一步提高教學供給質量,增強教學的吸引力、穿透力。以提升科研質量為基礎,樹立精品意識,嚴把課題質量關,整合好各方資源,特別是要尊重學員的主體地位,發揮學員實踐經驗豐富的優勢,通過召開座談會、研討會等方式,提煉提升學員智慧經驗,推出更多有分量、可轉化的對策建議。以辦學質量評估整改為契機,把長板優勢總結好,把問題弱項分析透,逐一拿出務實舉措,清單化、閉環式抓好整改,推動辦學質量不斷提升。
持續嚴格校風學風。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從嚴治校也永遠在路上,必須始終堅持嚴以治校、嚴以治教、嚴以治學,把從嚴治校的要求貫徹到黨校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嚴格教師管理,強化黨紀國法、校規校紀、師德師風教育,引導黨校教師站穩政治立場、堅定信仰信念、恪守學術規范、嚴守紀律規矩。嚴格學員管理,嚴格執行中組部學員管理規定和黨校相關制度,堅持和完善校委會督查、進修部巡查、學員管理委員會檢查、學員臨時黨支部自查、派駐紀檢組抽查“學風五查”等機制,讓學員一進黨校就感受到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嚴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健全完善課堂教學全程錄像、教案審核和教師外出授課報備等制度,全方位加強對校報校刊、課堂講壇、網絡平臺等陣地監管,確保意識形態領域安全。
〔作者系安徽省委副書記、省委黨校(行政學院)校(院)長〕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