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新時代新征程,安徽要加快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服務支撐安徽“三地一區”建設,為譜寫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作貢獻。
把牢方向,始終堅持黨對高等教育的全面領導
辦好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于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各方面。一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性問題,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筑牢思想政治建設“生命線”,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建立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協同育人機制,做到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著力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二要完善黨的領導體制機制。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高校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核心作用。完善“黨建引領發展”的融合機制,構建職責清晰、規范有序、運行高效的“黨建+業務”工作格局。三要夯實黨的建設基層基礎。著力把教師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成為高校黨建和業務“雙融合、雙促進”的中堅力量,促使教師黨支部建設成為堅強的基層戰斗堡壘。四要強化黨的理論凝心鑄魂。強化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落到實處,扎實推進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突出錘煉黨性、學深悟透、調查研究、解決問題、提升能力本領,為高校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思想政治保證。
吃改革飯,持續深化安徽高等教育改革
推動安徽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向改革要活力”,把握高等教育改革重點和方向。其一,以服務地方需求為改革導向。安徽高校的發展定位應充分融入省市發展戰略,以服務地方產業需求為導向,發揮高校在新文科、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等的師資隊伍、實踐平臺、行業協同優勢,實現校地發展“同頻共振”,為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提供支撐。其二,以高質量師資隊伍建設為改革著力點。著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優化學科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團隊孵育機制,持續深化教師評價改革,加大對青年教師的支持力度。其三,以國際化倒逼本土化為改革手段。以本土化、特色化吸引國際化教育資源,以國際化“倒逼”本土化教育改革,從安徽高校最具特色的學科、專業領域、地方資源稟賦出發,體現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安徽特色。探索聯合培養的多重嘗試,圍繞“教師互派、學生互換、學分互認、學位聯授互授”倒逼課程設置和教學改革。其四,以體制機制改革為戰略重點。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以改革激發高??蒲兄黧w的活力、動力、潛力。深化學科體系、管理體系、教學體系改革,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孵化機制。
走開放路,推進安徽高等教育開放辦學
推動安徽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向開放要空間”,用好各類開放平臺,促進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第一,加速融入國際化空間。地方高校應加速融入教育國際化,深度參與“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積極借鑒國際先進教育理念和經驗,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享譽度。第二,加快構建開放平臺。搭建國際交流合作一體化平臺,加強中外優質合作辦學和高水平人文交流。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拓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豐富合作辦學形式,凸顯安徽高校特色。第三,實施多形式人才引育。創新人才引育機制,夯實人才引進根基,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推進與海內外“優青”“杰青”人才合作。建立教師國際化能力提升機制,推進“本土”師資國際化,支持中青年學術骨干、學術帶頭人等赴海外訪學和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孵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本土”領軍人才。第四,促進科學研究國際合作。支持安徽特色學科開展實質性國際科研合作,推動國際聯合實驗室建設,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推進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國際智庫合作。
打創新牌,推動安徽高等教育識變創新
推動安徽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向創新要動力”。首先,創新辦學理念。地方高校應立足高等教育普及化新階段新特征和安徽“三地一區”建設新要求,更新并有效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積極回應辦好人民滿意高等教育的新期盼。其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適應地方發展需求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同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教育結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創新“產教融合、卓越培養、專項實習、精準就業”全鏈條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再次,創新學科交叉融合。順應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要求,多渠道謀求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尋求理論上的新探索、理念上的新突破、方法上的新改革、手段上的新舉措,強化應用特色、個性突出、因材施教,形成錯位發展新格局。
校地融合,高效賦能安徽高等教育轉型發展
校地融合為培養新型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助力安徽高校轉型提供多元化路徑。一方面,強化優勢特色學科。結合地方高校既有優勢和地方特色資源,主動對接地方主導產業,服務地方發展戰略。圍繞產業鏈,部署學科鏈、集聚人才鏈,以強化特色、突出應用、重點突破為原則,做優做強優勢特色學科。另一方面,突出專業對接產業。聚焦安徽十大新興產業,推動落實服務十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系列行動方案,探索產業需求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新路徑,為安徽十大新興產業發展培養“特需”人才。同時,加強校地校企合作。深化校地、校企融合發展,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以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帶動產學研合作,實現校地、校企互嵌共生。圍繞新興產業領域推動地方、企業、高校一體化產教融合,與地方政府和企業聯合培養新型人才。鼓勵科研團隊走出校門,走向本地產業聚集區,通過校地融合共建現代產業學院,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
虞寶桃
(作者系安徽財經大學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