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第二季度安徽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好勢頭不斷鞏固、新動能不斷增強、重大項目不斷接續,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科技創新持續突破,安全生產持續穩定,支撐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不斷累積,進一步增強了做好全年工作的信心。第三季度,安徽要堅定不移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突出制造業提質提效,加快建設制造強省,全力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強化政策扶持。要大力推動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4116”行動計劃、制造業提質降本“23條”等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見效。要加強對工業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園區、重點企業運行情況的調度監測、調查研究和形勢研判,推動經濟運行調節與政策落實協調配合,并根據新形勢新問題新要求,持續加大政策供給力度。要進一步細化實化政策供給,切實解決企業面臨的不知政策“找誰兌、怎么兌”問題。要聚焦能耗、土地、資金、環境容量、數據等,創新資源要素保障機制,對重大工業項目探索實施資源要素省域或市域統籌。
提高投資意愿。要通過線上線下媒體平臺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政策宣講,提高政策知曉率和直達精準度。要進一步優化企業首臺套項目獎勵、技改獎勵、扶持補助等資金發放程序,實現更多政策紅包“免申即享”“一鍵到賬”。要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制定制造業領域專項信貸計劃,持續提升制造業貸款規模和比重。要聚焦重點困難企業、工業重大項目制定名單,組織召開“政企銀保基”等多方對接會,督促落實中小微企業貸款增量擴面降價,對小微企業“首貸”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
加快數字轉型。要聚焦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園區,通過樹立典型標桿、強化推廣培訓,打造一批數字化標桿企業、一批行業共性應用場景、一批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引導廣大中小企業“學樣仿樣”。要加大企業數字化轉型支持力度,總結推廣蕪湖市灣沚區的經驗做法,探索在全省范圍內推行“工業互聯網券”,激發工業互聯網服務商服務中小企業的積極性。支持鼓勵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商,面向技術、管理、生產、產品、服務等全過程進行場景細分,開發成本低廉、見效快的場景數字化解決方案。
做好“首位產業”。要實施好“首位產業”培育工程,加快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全面發展,繼續鞏固和提升安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依托良好的汽車基礎和產業優勢,進一步提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要聚焦“三電”及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執行控制等關鍵零部件領域,培育發展高成長性本土企業的同時,加大招大引強力度,推動動力電池、新型底盤架構、智能駕駛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要加快延鏈擴鏈項目建設,對引進的產業鏈強鏈補鏈型企業予以綜合政策支持。要深耕細作做精汽車后市場,大力促進新能源汽車全省全域市場應用,推進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促進私人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推廣,加快建設充換電基礎設施,強化新能源汽車使用支撐。
提升消費需求。要加強對需求端的政策支持,繼續將消費券作為激發居民消費活力的重要手段考量,進一步加大發放力度、擴大適用范圍,將消費券集中到超市、百貨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領域,并延伸醫療體驗、圖書閱讀等領域,穩存量的同時帶增量。要密集開展汽車、家電、綠色建材等大宗消費品下鄉促銷活動,積極引導企業開發適應鄉村市場特點和老年人需求的產品,挖掘鄉村消費新增長點。要聚焦剛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進一步優化貸款和公積金等相關政策,探索調整存量房的貸款利率,積極運用貸款展期、債務重組、并購等方式化解房企風險,提振房地產市場信心。
實現均衡發展。安徽工業門類齊全,涵蓋了41個工業大類行業。無論從行業層面,還是區域層面,都需要加快推進工業經濟的均衡協同發展。要鞏固提升優勢行業的增長貢獻,密切關注光伏、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發展,進一步細化實化相關政策措施,推動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要重點關注持續下行的行業,探索拉長行業企業的分析周期,找出持續下行的原因,有針對性出臺政策措施,幫助企業走出困境。要推進皖北地區工業發展,以合作園區為抓手,高規格、高頻次、大力度赴滬蘇浙開展招商引資,加快引進一批大企業和標志性項目,推動皖北地區深度嵌入長三角產業鏈,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競爭力。
李紅梅 何婷婷
(作者單位:安徽省經濟信息中心)
責任編輯:王振華